福鼎新聞網訊(溫麗芬)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名片。
南大路誠信經營示范街的創建,就是我市扎實推進誠信建設的典范之一。去年,我市以南大路為試點,率先將其打造成誠信經營示范街,同時在該路段開展“誠信文明經營戶”評選活動,著力提升示范街商戶形象,致力于將該示范街區打造成為文明城市的創建模板。去年,首批共有30家商戶順利摘得“誠信文明經營戶”流動紅旗,以此引領誠信新風尚。
這只是我市推進誠信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誠信建設,圍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四個重點領域,開展形式多樣的誠信宣傳教育活動,建立健全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工作機制,著力構建社會誠信體系,促進形成“重信用、講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社會風氣。
“法官,我這就把錢都還了,希望可以盡快將我的名字從被執行人名單上撤下來。”日前,市法院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曝光了一批被執行人名單,其中就有李某。該名單在微信平臺發布后,身邊不少親戚朋友都知道了他是“老賴”,這讓他頓覺“丟了面子”。因此,他沒過多久便主動向執行法院履行義務,這才得以從失信名單中“解放”出來。
失信曝光是精準打擊失信行為的一把“利劍”。近年來,市法院持續開展以打擊“老賴”為內容的“礪劍行動”,并與金融、交通等部門加強協作,打擊欠賬不還等失信行為,加大執行力度依法追繳欠賬。為擴大“司法公信”效應,通過采取司法文書、報刊電視、社會宣傳欄、街頭大型LED電子屏等媒體公開曝光違約黑名單,讓失信“老賴”無所遁形,在全社會營造打擊“老賴”的輿論氛圍。
在強大的宣傳輿論壓力和執法壓力下,不少“老賴”自覺清償債負。失信曝光也因此得到了廣大群眾的高度認可,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注入更多正能量。
此外,我市還把加強旅游行業和福鼎白茶產業作為開展行業誠信建設、培育信用行業的重點,加強旅游、茶業部門、團體聯動,大力開展誠信建設進景區、進茶企活動。景區全面實行服務人員掛牌上崗、服務事項公開、服務質量公開承諾及投訴熱線24小時開通等制度。目前,已連續多年實現零投訴,在省旅游局發布的全省游客滿意度調查報告中居全省前列。與此同時,先后有39家茶企躋身國家級、省級、寧德市級龍頭企業行列,7家茶企被評為全國、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5家茶企被評為福建省質量信譽承諾企業,福鼎白茶品牌價值更是連續13年位列全國十強。
去年以來,我市掀起新一輪文明創建熱潮,作為現代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誠信建設更是重中之重。我市結合“3·15”開展系列誠信主題宣傳活動,同時深入開展以誠信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農村、進家庭為內容的“誠信六進”活動,著力營造濃厚的誠信建設氛圍,在全社會吹起誠實守信的文明新風,讓誠信觀念不斷深入人心,為建設“誠信福鼎”注入強勁動力。
如今,福鼎上下齊心協力、鼎力配合,多措并舉壘砌城市的誠信基石,厚植誠信土壤,讓誠信教育貫穿公民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的全過程,以誠信鑄就城市之魂,讓文明之花處處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