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在福建盈浩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各生產車間內,琳瑯滿目的圣誕禮品,讓人應接不暇。
自2008年落戶福鼎以來,盈浩文創依托自身優勢在國際節日飾品行業不斷探索,從出發到領跑,從福鼎向世界,不斷實現傳統產業的“彎道超車”和新興產業的“換道領跑”,產品遠銷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已成為國內最主要的家居創意飾品出口商之一,創意圣誕飾品產量及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產品上“新” 多元發展
“2000年,中國加入關貿總協定,出臺了許多重要的政策,其中國營外貿企業的改制使得一大批原國字號外貿企業的員工告別舊體制,‘下海’經商。我的商業神經被觸動了。”周宗佑說。
作為盈浩創始人,周宗佑出生于福鼎,曾從事過教學,也曾開辦過加工廠。幾經輾轉,最終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放棄“鐵飯碗”,辦一家專營外貿產品的企業。由此,廣州盈浩工藝制品有限公司成立。
2003年至2012年,廣東盈浩專業生產圣誕禮品,開啟了一場爆發式的增長,幾乎壟斷了德國、英國、荷蘭和巴西等國的圣誕禮品市場,年出口產值從最初的幾十萬元增長到了1.5億元。
小小圣誕球成功孕育出了一個大產業。
不過,身在廣州的周宗佑一直關注著家鄉的建設與發展,也一直在等待時機回到家鄉,為家鄉的建設與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和心意。
2008年,在廣州福鼎商會的牽線搭橋下,周宗佑接過家鄉黨委政府伸出的“橄欖枝”,回到福鼎投資創業。同年1月10日,福建盈浩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掛牌成立,在雙岳工業區興建全球規模最大圣誕球生產基地,廠區建筑總面積超12萬平方米。
有了“本錢”,如何站穩腳跟?
“立足于本土民間藝術,我們深入挖掘民間傳統手工藝,打響地方工藝牌。”福建盈浩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副總經理陳振芳說。
在設計生產西方節日飾品中適當引入中國元素,是盈浩文創的一大創新。
通過挖掘梳理閩、浙、粵民間白描、刺繡、剪紙、雕塑等手工藝術,運用到塑料、布織、陶瓷、木材、金屬、自然植物等材質上,盈浩文創開發出既符合國際節日及家居裝飾需求,又有濃厚中國傳統手工工藝的創新產品,讓簡單的“中國制造”升級轉變為“中國創造”,廣受市場歡迎,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提升。
經過10多年深耕發展,盈浩文創圣誕球年產量達2.5億個,成為全球圣誕球最大工廠,引領行業風潮。
緊接著,以“拳頭”產品為內核,盈浩文創開始橫縱布局,促進全要素集聚、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踏上了轉型升級的“新風口”。
在工業園區支持下,該公司新征雙岳項目區附近用地65畝,動工建造10棟花園式廠房,專門生產創意裝飾畫,并開設油畫車間,吸納專業人才,豐富產品形式,逐漸形成家裝工藝品、節日裝飾品、創意裝飾畫等三大品類,帶動上下游協同發展。
如今,經過整合創新,盈浩文創在閩浙粵三省建立起了60余家加工生產基地,實現行業產業鏈的橫向和縱向的資源整合,開發中國特色工藝品,帶動閩浙粵工藝美術品全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致力于“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走進生活”。
轉換賽道 繼續領跑
在盈浩文創廠區內,有一個直播中心,設有22間獨立直播間,各有特色,集電商直播、策劃運營、產教合作、人才培養為一體,每月直播不斷,熱賣裝飾畫、家居工藝品等產品。
作為一家外貿型生產企業,盈浩文創過去主營業務是代工出口,如今已成功從外循環向內循環再向雙循環轉型,在同領域內脫穎而出。
回望2018年,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一大批傳統外貿企業壓力加大。面對挑戰,布局國內市場,成為盈浩文創再次搶抓發展主動權的一個好機會。
“我們大步進軍國內電商市場和跨境電商平臺,同時新增英文品牌商標,新增家具產品類目。”陳振芳說。
以裝飾畫為“先行棋”,盈浩文創通過科技創新,研發有半手繪油畫、砂巖浮雕裝飾畫、3D浮雕壁畫等中西融合產品,在國內市場尋求逆勢突圍,取得良好成效。
2020年,疫情之下,產業發展又迎來“變局”。電商產業開始蓬勃發展。
福鼎持續出臺扶持電商創業、扶持電商產業等政策,攜手阿里巴巴、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合作“出圈”。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和商貿企業主動擁抱“互聯網”,形成電商集聚效益。
借勢而為,盈浩啟動電商業務,發展自主品牌,不僅與淘寶、京東、抖音等國內電商平臺合作,還創建“跨境電商拓展部”,與亞馬遜、阿里國際、沃爾瑪等國際電商平臺合作跨境電商業務;設立“新媒體運營中心”,培養數字化人才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走數字化營銷道路,全面鏈接上網,進行線上線下齊步走。
銷售渠道寬了,盈浩文創按照產品系列,制定明確的品牌戰略計劃、深入挖掘品牌的文化內涵、準確界定品牌的風格個性,先后創立了“盈浩”“Valery&Madelyn”“Teresa’s Collection”“ArtbyHannah”“Victor’s Workshop”等自主品牌,打入消費者終端,變“世界工廠”為“世界商店”。
2021年,盈浩文創實現線下銷售2.4億元,線上銷售1.72億元,品牌排名位居類目前列,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客戶復購率逐年增加。
隨著經濟數字化轉型,盈浩文創將以“跨境電商”“數字文創”“網絡直播”等作為媒介,培育新業態,并繼續加快數字文創技術研發,為全球用戶提供家居裝飾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個性化定制和跨境電商服務,占領市場競爭制高點。
制造添“智” 轉型加“數”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隨著各類訂單接踵而至,盈浩文創全自動生產流水線不停運轉,各類機器馬力全開,滿荷生產。
圍繞國家、省、寧德市及我市重大戰略,盈浩文創在落戶初期便從核心技術革新入手,自制和引進領先自動化生產流水線4條、大中型先進設備300多臺。
“能走在行業的最前頭,支撐我們的是不斷地技改提升。”周宗佑說。
從“制造”到“智造”,盈浩文創積極培育“數字化轉型”新動能,促進產品生產向技術密集型轉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2013年,該公司成立工業設計中心,組建專業化設計隊伍,每年按占企業R&D支出比重3%的研發經費,保證活動經費及購置儀器設備所需資金,培養高素質高技術高水平設計人才,并多方面聘請技術、信息、行業管理等方面的專家、學者、教授擔任公司顧問,成為公司創新發展的蓬勃力量。
比如,在環保方面,該公司研發實施的高分子廢棄塑料循環再利用專利技術,對廢棄的圣誕球進行再利用,并加入淀粉、木粉等,使之具有分解率高、環保的特點,循環利用率高,減少了廢品的環境污染。
與此同時,添置國際最先進的真空鍍膜機,生產過程無廢水、廢渣、廢氣;改造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引進打蓋機、插球機、描繪機;率先開展生產管理、外貿業務、訂單流程處理、財務信息等數字化管理,實現自動啟用,智慧反饋……
在數智化變革趨勢下,智能化、自動化生產正給盈浩帶來全新的應用場景。
這幾年,福鼎圍繞實施工業升級工程,加快引導傳統產業技改升級,強化對支柱產業、重點企業、新投產項目的監測分析和預警研判,全面把控工業經濟發展動態。并落實“一企一策”,幫扶盈浩文創等企業項目列入省、寧德市重點技改項目庫。
政策帶動產業,產業研發技術,企業的生產信心進一步得到提振。
為彌補企業科研實力不足,盈浩文創與高等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開啟新一輪產業“變革”。
2016年至2019年,與廈門大學材料學院合作研發廢棄物再生材料與技術研發中心,研發成功聚苯乙烯高分子復合新材料,成功授權發明專利3件、實用新型專利72件、外觀設計專利140件;2021年,與福建工程學院合作球形工件與飾帽插合系統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順利完成技術研發并規?;a業化應用,成功授權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專利5件、外觀設計專利3件。
勇于創新,突破核心技術。截至目前,盈浩文創已成功研發出工藝品行業的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500多項,贏來接連不斷的國內外訂單,并榮獲“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企業品牌美譽度和社會影響力持續增強。
如今,結合國家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盈浩文創又提出“盈浩制造4.0”企業科技創新的戰略目標,大步邁向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智造”+“質造”,盈浩文創的“未來工廠”值得期待。
□ 王婷婷